重視“涉密載體銷毀管理”
把好涉密載體管理的最后一道關口
“涉密載體銷毀管理”就是指包括“涉密載體報廢前的申請批準、已報廢的涉密載體的收集保存、報廢涉密載體的銷毀和監銷、銷毀后的涉密載體的殘骸保管、涉密載體銷毀的數據管理”的整個管理過程。
隨著國家、軍隊對保密工作要求的進一步提高、隨著各單位保密教育工作的進一步深化、隨著各項規章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我國的保密工作逐步走上了一條科學管理、規范管理、嚴格管理、有效管理的軌道。但是在實際的工作、管理過程中還存在一些有待澄清的模糊認識,還存在一些有待消除的思想誤區,還存在一些有待糾正的錯誤做法。本文就目前在涉密載體銷毀管理過程中需要加強的五個方面做一些分析和探討,以求達到科學規范銷毀管理、降低涉密載體銷毀管理中存在的泄密風險的最終目的。
一、 涉密載體精細化管理是涉密載體銷毀管理的基礎
現在各行各業都在講“精細化管理”,“精細化管理”也稱為“精確管理、精準管理”。“精細化管理”是對應于過去“粗放式管理”的一種新型管理模式,“粗放式管理”是以人治為主且只注重目標結果的一種比較籠統、模糊的管理方式,而“精細化管理”是側重于對完成目標的過程的管理,即細節管理的一種具有明確的量化標準的管理方式。“精細化管理”就是落實管理責任,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它要求每一個管理者都要到位、盡職。“精細化管理”就是以“專業化為前提、系統化為保證、數據化為標準、信息化為手段“,用具體、明確的量化標準取代籠統、模糊的管理要求,把抽象的戰略、決策,轉化為具像的、明確的管理舉措。
具體到保密單位的涉密載體管理上,“精細化管理”就是要通過對人和涉密載體的有機結合,從保密載體產生的源頭抓起,對涉密載體的產生、定人、定位、使用、流轉、變更、存檔、銷毀等過程進行精準管理,通過三員分立、明確責任、了解后果、具體到人、定期檢查等管理機制和控制、審計、信息化等技術手段防止非授權使用涉密載體、丟失涉密載體、涉密載體失控、隨意銷毀涉密載體等各種違規行為,從而達到預防因為涉密載體管理不善而導致的泄密事件。
涉密載體精細化管理是做好“涉密載體銷毀管理”的基礎,只有把涉密載體從產生、定人、定位到使用、流轉、變更、存檔等各個過程進行精細化管理,才能真正做到涉密載體管理中的“可控和閉環”,才能做到在涉密載體最后一個環節的管理中做到“有序、規范、科學、有效”。
二、 涉密載體銷毀管理是涉密載體全壽命管理的重點
“涉密載體全壽命管理”也即涉密載體“從生到死”的管理過程。“涉密載體銷毀管理”是“涉密載體全壽命管理” 中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一個最重要的環節。要想做好“涉密載體銷毀管理”,首先要有涉密載體全壽命管理的思想和理念,其次是要重視全壽命管理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第三是要將管理過程制度化、手冊化。
但在實際工作中,有很多單位往往只重視涉密載體管理的前半程,比如涉密載體的定人、分發、登記、標識等,而對后半程管理尤其是報廢、收集、保存、銷毀等管理過程把關不嚴、工作不細。經常出現問題有這么幾種情況:一是人員崗位變更后(比如部隊轉業、調動,比如地方人員升職、換崗),計算機沒有及時更換硬盤、或沒有進行硬盤信息清除便變換使用人;二是某些計算機淘汰后、或在閑置不用的情況下沒有進行及時辦理涉密載體報廢、封存手續,出現管理空檔;三是人員離職、轉業后沒有及時上交涉密載體、甚至不交涉密載體,導致涉密載體處于失控狀態;四是,報廢的涉密載體保存保管環境、保管制度不符合要求;五是銷毀時手續不夠嚴格或銷毀手段不合法、不合規、不科學。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我們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把存在問題較多的銷毀環節作為我們“涉密載體全壽命管理”的重點,避免我們的涉密載體管理在最后一個環節出現問題而“功虧一簣”。
三、 涉密載體預銷毀是防止涉密載體泄密的有效方法
通過國家、軍隊保密管理部門的層層要求和管理檢查,各保密單位對涉密載體的銷毀管理工作已經越來越重視,但是在銷毀管理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泄密風險。比如有的單位對保管已報廢涉密載體的人員由于教育不夠、防控措施不到位,曾出現過保管人員將保管的移動硬盤或硬盤拿回家使用的情況,也出現過將報廢的硬盤賣給境外情報機構的案例;有的單位按照上級部門要求將報廢的涉密載體運到異地進行銷毀的過程中因為發生車禍而導致涉密載體出現失控的情況,也有在外單位進行報廢涉密載體銷毀時沒有進行全程跟蹤出現管理漏洞的現象,還有在涉密載體運輸過程中出現各種意外的可能。
針對在涉密載體銷毀過程中出現的這些問題,有一個比較好的辦法就是:對于光盤、U盤、小體積芯片、紙質文檔這些比較容易銷毀的涉密載體,要盡可能縮短已報廢涉密載體保存時間,盡快履行合法手續采用國家和軍隊認證的粉碎設備進行徹底的物理粉碎,或采用信息清除軟件對待粉碎的U盤、數據卡等進行信息清除(預銷毀),避免長期保存和長途運輸涉密載體帶來的風險 ;對于比較難以銷毀的計算機硬盤、移動硬盤、磁帶等磁性存儲介質,要用國家和軍隊認證的消磁設備進行預銷毀,然后再送到國家和軍隊指定的銷毀中心進行徹底的物理粉碎。這樣可以大大降低涉密載體在保管過程中、運輸過程中、銷毀過程中存在的泄密風險。
四、 涉密載體銷毀要合法合規科學,確保載體銷毀安全
在涉密載體的銷毀管理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一定要建立科學、合理、嚴格、嚴密的涉密載體銷毀管理制度,確保堵上涉密載體銷毀制度方面的漏洞;
二是一定要明確涉密載體銷毀管理責任,做到責任到人,并按照涉密載體銷毀管理制度嚴格履行銷毀手續,如涉密載體銷毀的申請、批準、銷毀、監銷等程序;
三是一定要嚴格監管涉密載體銷毀過程,并留存相關計算機審計信息和視頻資料以備查;
四是一定要做到盡量縮短已報廢涉密載體保存保管時間,盡量在本單位內部完成涉密載體銷毀作業,防止擴大知密范圍;
五是一定要采用國家和軍隊認證的涉密載體銷毀設備對涉密載體進行銷毀或預銷毀,而不能采取其它方式和手段。比如有人將涉密光盤掰碎后認為自己不能用就算已銷毀了,殊不知光盤存儲信息采用的是激光全息技術,其中的一小塊通過專門的設備就可以恢復出大量的數據。
五、 涉密載體銷毀信息管理要采用高效的信息化手段
目前,各單位在涉密載體銷毀信息管理上,從申請、批準、銷毀、監銷、記錄,多數采用的是紙質“申請單”、紙質“銷毀記錄”、紙質“三聯單”等比較落后的信息管理手段,有的也采用了一些計算機表格等信息登記管理方式,但是信息管理很不方便,難以做到精細化管理。
紙質銷毀管理資料難以進行保管,容易丟失損壞,數據統計也有較大的難度,容易出錯,也容易出現管理漏洞。
所以,各單位在涉密載體銷毀信息管理上,最好采用專門的《涉密載體銷毀管理系統》,從銷毀信息錄入的和銷毀審計的身份認證管理,到銷毀數據的長期保存及查詢統計,都能做到科學、規范、快捷、方便,避免出現銷毀管理漏洞,從而大大提高涉密載體銷毀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總之,通過以上五個方面的精細化過程管理,讓各單位的涉密載體銷毀管理做的更加規范、更加高效、更加科學,從而讓涉密載體銷毀管理躍上一個新的臺階,把好涉密載體管理的最后一道關口,徹底杜絕由于涉密載體銷毀管理不嚴密導致的失泄密事件。
(作者:西安信安保密技術研究所所長,系軍隊轉業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