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位著名醫生,被尊為“醫祖”。他的醫術高超,能夠治療各種疑難雜癥,甚至能夠“起死回生”。據傳,扁鵲還有兩個哥哥,他們也都是醫術精湛的人物。
有一天,魏文王問扁鵲,讓他評價自己兄弟三個的醫術高低。扁鵲說,大哥醫術最好,二哥醫術次之,自己醫術最差。魏文王不理解,很納悶,就問扁鵲:既然你的醫術不是最高,那為什么你的名聲卻是最大?扁鵲回答:我大哥治病專攻“未病”,往往是在病情剛開始還沒發作的時候,就及時將源頭控制住并根治,因為病情初期痛苦少,持續時間短,所以知道的人不多;二哥則擅長治療早期的病情,關注的人也少,知道的人也不多。而扁鵲自己治療的患者,往往都是疑難雜癥,甚至是重癥患者,治療繁瑣,治療時間長,病人痛苦,周圍人關注多,所以自然而然的名氣也就大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治病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同理,引申到商業秘密保護管理上,體現了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即“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數的企業均未能體會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結果往往于事無濟。
商戰不可無秘密,在市場競爭中想打敗競爭對手,企業要防患于未然。我們鼓勵企業重視商業秘密保護體系建設,就是通過在企業內部成立強有力的領導組織和管理機構,加強商密人員的管理和教育培訓,明確企業商業秘密的具體內容和秘密等級,制定科學完整的商業秘密保護制度,貫徹“管理留痕”的高效管理流程,采用法律認可的“告知管理”方式,與相關人員簽訂“競業限制”協議、“競業禁止”條款,對核心和重要商業秘密的網絡、載體、空間采取技術防護和物理防護,實施監督檢查和獎懲機制,營造人人重視商業秘密保護的濃厚氛圍,等等系列保護措施(詳細講解見:商業秘密保護“新木桶理論”),使商業秘密泄露風險越來越低,保護效果越來越好。當然,商業秘密保護體系最重要的底板是“法律支撐”。泄密事件發生后,應盡快評估泄密對商業秘密的損害狀況,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保護商業秘密,并決定采取何種法律來彌補企業的損失。建立商業秘密保護體系本質上就是為企業做好法律支撐的“前保護”作用,而且 “前保護”比“后保護”作用更為重要。因為,企業一旦發生商業秘密失泄密行為,法律訴訟中權利人舉證、取證過程以及法律專家、陪審人員聽證調解、仲裁、庭審環節,都可能造成商業秘密二次泄露。所以,與其“亡羊補牢”,為何不“未雨綢繆”呢?與事后補救相比,事前預防更能節約成本。事后補救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應對已經發生的問題,而事前預防則可以通過減少問題的發生來降低補救成本。此外,事前預防還能避免因問題處理不當而引發的連鎖反應和次生傷害,進一步節約補救成本。
明者遠見于未萌,智者避危于無形。事先預防有利于更好地掌握事態發展的趨勢,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扁鵲長兄治病于未萌,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于毫毛,名不出于閭;扁鵲治病于膏肓,聞名于諸侯。從扁鵲三兄弟的故事中不難看出,國家重視企業加強商業秘密保護,就是從事先控制入手,做到有備無患。企業通過建立科學完備的商業秘密保護預防管理機制,鍛煉和提升應對突發事件的響應速度、處理問題和化解危機的管理能力,真正發揮商業秘密保護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