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擔過軍品任務的企業,對產品質量評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非常清楚,這個在之前的《企業如何有效實施產品質量評審》中已經進行了系統化的闡述,那么具體質量評審都評審哪些方面的內容,核心要素是什么,可能很多企業并不是特別清楚,也許在評審中只審了部分內容,還有一些沒兼顧上,接下來就對評審內容進行總結概括,可供企業進行參考。
產品質量評審的主要內容包括但不限于:
8226; 產品的性能、可靠性、維修性、安全性和保障性的符合情況。
8226; 產品性能的一致性和穩定性。
8226; 產品技術狀態控制。
8226; 偏離、超差控制。
8226; 關鍵過程、特殊過程質量控制。
8226; 缺陷、故障的分析和處理。
8226; 采購產品質量控制。
8226; 新工藝、新技術、新器材的采用情況。
8226; 設計評審、工藝評審及首件鑒定遺留問題的處理。
8226; 質量保證大綱的執行情況。
8226; 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和質量記錄的完整性。
1 產品基本屬性符合性
既然產品質量評審的作用是確保產品達到既定標準,滿足客戶需求并持續改進,那么產品性能符合情況就是首先需要考慮的因素。主要評估:
性能符合情況:評估產品是否達到設計指標及用戶期望的性能水平。
可靠性:考察產品在規定條件下和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
維修性:評估產品發生故障時易于檢測、隔離和修復的程度。
安全性:確保產品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對人員、設備或環境造成危害。
保障性:評估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的支持與維護能力,包括備件供應、技術支持等。
2 產品性能穩定性與一致性
一致性:檢查不同批次、不同生產條件下的產品性能是否保持一致。
穩定性:評估產品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性能是否穩定,無顯著退化。這個評估需要用戶使用一段時間后,由用戶提供。
3 技術狀態控制
確保產品設計、生產、測試等各階段的技術狀態清晰、可追溯,技術狀態項明細準確。功能基線、分配基線和產品基線劃分清晰、準確。
4 偏離和超差控制
對產品設計或生產過程中的偏離、超差情況進行嚴格控制、評審和記錄,確保記錄完整、準確,可追溯,采取偏離和超差不能影響產品質量。
5 關鍵過程、特殊過程質量控制
檢查對關鍵和特殊生產過程的監控、標識、記錄、設置點以及三定表的執行,檢查人員上崗資質情況,確保工藝參數穩定、操作規范。
6 缺陷、故障分析
對生產、檢驗過程中發現的缺陷和故障進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同時制定并實施有效的糾正和預防措施,必要時重新進行設計、討論、審批,防止問題再次發生。
7 遺留問題處理
跟蹤并處理設計評審、工藝評審及首件鑒定中遺留的問題,及時糾正,必要時邀請用戶代表參與問題糾正、處理。遺留下來的問題如果不能解決,要保留,也務必要確保不能影響產品整體的性能指標。
8 采購產品質量控制
確保采購的原材料、零部件等經過入場檢驗,符合國軍標8.4條款規定的程序要求,從源頭保證質量。
9 新工藝、新技術、新器材采用
評估并監控新工藝、新技術、新器材的應用效果,檢查論證、試驗、評價的證據,確保其不會對產品質量產生負面影響,而且三新比例不能超過30%。
10 質量保證大綱執行情況
檢查質量保證大綱的落實情況,確保各項質量活動按大綱規定的計劃進行。
11質量證明文件與記錄
確保產品質量證明文件、證據齊全、準確,相關記錄完整可追溯。
從上面評審的內容可以看出,產品質量評審是一個全面、系統的過程,涉及產品從設計到交付使用的各個環節。通過嚴格的質量評審,可以及時發現并糾正問題,確保產品質量符合標準要求,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市場競爭力。企業相關部門和人員必須高度重視產品質量評審工作,加強協作與討論,共同推動產品質量的持續改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