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組織一旦把檢驗角色賦予操作者,要求其承擔檢驗的職責和權限時,自檢者就是專檢者。但前提是要求人員有一定的勝任力,并對其有足夠的信任或者制約,不至于產生以次充好的結果。 1.1 專檢
專檢,就是一種對產品或服務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過程,旨在確保最終交付給用戶的產品質量符合規定標準,滿足用戶提出的指標要求。
專檢一定是專業部門或專業人員進行的檢驗,通常是針對檢測技術復雜、操作難度較大、檢測設備昂貴的檢驗工作。專檢人員運用專門的檢驗技術、測試手段和裝備進行質量檢驗,其檢驗結果通常作為質量等級評定的依據。從定義可以看出,專檢在“三檢”中占據主導地位,它確保了產品質量的關鍵控制點得到有效的監控和評估。自檢和互檢則作為質量保證的輔助手段,通過提高作業者的自我監控和相互監督能力,共同作用于質量的保證。
專檢的三種形式主要包括:
原材料、協作件檢驗:這是對采購進廠的原材料和協作件進行的質量檢驗,以確保其符合產品生產的質量要求。
主要工序檢驗: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對關鍵工序完成的產品進行的質量檢驗,以確認其是否達到了預定的質量標準。
成品檢驗:在產品生產完成后,對最終產品進行的質量檢驗,目的是確保產品滿足客戶的需求和標準。
不論是哪一種形式,其目的都是為了防止不合格品投料、流入下道工序或客戶手中。 1.2 專檢內容
一、制定檢驗規范
1.根據產品特性和客戶提出的要求,制定詳細的檢驗規范,明確檢驗項目、檢驗方法、檢驗流程、檢驗標準等。
2.檢驗規范要確保其科學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為后續檢驗工作的實施提供有力支持。
二、獲取檢驗樣品
1.按照組織制定的抽樣計劃,從生產批次中隨機抽取樣品,確保樣品具有代表性。
2.對樣品進行登記、編號,以便后續追蹤和管理。
三、測試觀察與試驗
1.按照檢驗規范中的要求和測試項目,對樣品進行測試、觀察和試驗,包括目測、外觀檢查、性能測試、安全性能驗證等。
2.借助合適的檢測設備和工具,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四、記錄檢驗結果
1.詳細記錄各項檢驗結果,包括測試數據、觀察情況、試驗現象等。
2.填寫檢驗記錄表,相關人員簽字確認,確保記錄數據的真實、完整和可追溯性。
五、對比判斷與判定
1.將檢驗結果與檢驗規范中的標準和判定依據進行對比,判斷產品是否合格。
2.對于沒有通過判定的不合格產品,需要組織相關工藝、生產人員集中進行原因分析并討論提出改進建議,以公司層面下發通知,安排相關部門進行處理。
六、填寫檢驗合格證
1.對于檢驗合格的產品,填寫檢驗合格證,注明產品名稱、規格、數量、檢驗日期、生產廠家等信息。
2.檢驗合格證具有唯一性標識,其目的就是便于后續追蹤和管理。
七、簽字確認與放行
1.檢驗人員應對檢驗結果和檢驗合格證進行簽字確認,目的就是證明其真實性和有效性。
2.經簽字確認的產品方可放行,進入下一環節或交付客戶。 結語
通過專檢,可以有效確保產品質量,降低不良品率,提高用戶的滿意度。同時,專檢也是企業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實際操作中,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不斷完善和優化專檢流程,以提高檢驗效率和準確性。
|